上海市松江区2017-2018年登革热媒介伊蚊幼蚊监测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1853/j.issn.1003.8280.2020.01.016

上海市松江区2017-2018年登革热媒介伊蚊幼蚊监测分析

引用
目的 分析2017-2018年上海市松江区白纹伊蚊幼蚊密度季节消长、生境分布及空间变化,为当地登革热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松江区多个街道(镇)设立监测点,于2017、2018年的4-11月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和诱蚊诱卵器法监测白纹伊蚊密度,每月中旬1次.利用Excel 2003、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不同生境的密度差异采用x2检验,BI和诱蚊诱卵指数(MOI)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利用Epi Info 3.5.4软件制作白纹伊蚊密度空间分布地图.结果 松江区白纹伊蚊幼蚊密度从4-5月开始升高,6-8月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2018年平均BI为7.09,峰值为15.23(7月);平均MOI为10.61,峰值为18.50(8月),均高于2017年;同期的BI和MOI呈正相关(r=0.881,P<0.001).不同生境中,BI法监测的居民区白纹伊蚊幼蚊密度最高(BI为8.63),其次是工地和学校;MOI法监测废品收购站白纹伊蚊幼蚊密度最高(MOI为10.53),其次是居民区和其他外环境.2018年松江区15个街道(镇)的平均MOI显示,有1个街道达到区域流行风险,7个街道(镇)达到暴发风险,6个街道(镇)达到传播风险,只有1个镇MOI<5,密度较高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及北部街道(镇),整体上登革热发生风险高于2017年.结论 松江区登革热发生和流行的风险较高,建议当地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白纹伊蚊监测及其控制,防止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引起本地病例的发生或疫情暴发.

登革热、白纹伊蚊、幼蚊密度监测、上海市松江区

31

R384.1;R373.3+3(医学寄生虫学)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三五”课题;上海市松江区科学技术攻关项目

2020-04-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78-8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003-8280

13-1142/R

31

2020,3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