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叠帐法与BG-trap诱捕器法在登革热应急蚊媒监测中的捕蚊效果比较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1853/j.issn.1003.8280.2019.01.014

双层叠帐法与BG-trap诱捕器法在登革热应急蚊媒监测中的捕蚊效果比较

引用
目的 比较双层叠帐法和BG-trap诱捕器法2种媒介伊蚊监测方法 在登革热疫点的捕蚊效果,为科学开展监测提供参考.方法 2017年9-10月,选择杭州市12个区(县)的160个住宅区,包括核心区、警戒区及监控区,同时使用双层叠帐法和BG-trap诱捕器法对居民区及其周围环境进行媒介伊蚊应急监测,2种方法设置间隔100m以上,监测30 min,分别计算叮咬指数(只/h)和诱蚊指数(只/h).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2种诱蚊方法在不同区域类型的应用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2种诱蚊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双层叠帐法和BG-trap诱捕器法均能捕获白纹伊蚊,BG-trap诱捕器法捕获白纹伊蚊903只,双层叠帐法捕获456只.BG-trap诱蚊器法在不同区域的捕获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951,P<0.05),核心区<警戒区<监控区;双层叠帐法在不同区域的捕获率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677,P=0.072).分别对核心区、警戒区和所有区域总和进行2种方法配对t检验,BG-trap诱蚊器法的捕获率高于双层叠帐法,2种方法捕获白纹伊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6、2.351、3.976,均P<0.05).结论 2种监测方法 均可用于媒介伊蚊监测,双层叠帐法监测适合基层常规监测成蚊密度,而BG-trap诱蚊器法更加适合登革热疫情等蚊媒传染病的应急监测使用.

双层叠帐法、BG-trap诱捕器法、白纹伊蚊

30

R373.3+3;R384.1(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

2017杭州市卫生计生科技计划一般A类项目2017A65

2019-04-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65-6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003-8280

13-1142/R

30

2019,30(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