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实验室同步驯化实验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3-4692.2001.01.025

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实验室同步驯化实验

引用
@@嗜人按蚊(Anopheles anthropophgus Xu and Feng,1975)是我国疟疾和丝 虫病的重要媒介,对其研究从未停止过。1938年姚永政等在南京发现中华按蚊卵的甲板有3 种类型〔1〕;1958年冯兰洲在杭州调查,证实窄卵型中华按蚊传播丝虫病作用比宽 卵型种群更重要〔2〕;1962年何琦等将窄卵型中华按蚊鉴定为雷氏按蚊(An.lest eri)〔3〕;1975年许锦江等根据我国和东南亚的雷氏按蚊在形态和生态上有明显 差别,定为雷氏按蚊嗜人亚种(An.lesteri anthropophagus Xu and Feng 1975) 〔4〕;1981年马素芳〔5〕根据形态和生态特征认定为独立种,而不是亚种。达 成共识后,从此正式使用嗜人按蚊学名。目前所知该蚊仅分布于中国。中华按蚊(An.sin ensis wiedemann,1828)为我国广泛分布蚊种,还分布于亚洲和欧洲许多国家,也是疟疾 和丝虫病的传播媒介。这两种按蚊在分类学、流行病学、杀虫剂敏感性测定等方面都成为医 学昆虫重要研究材料。   关于按蚊饲养方法,国际上1970年报告了35种按蚊的饲养〔6〕。我国驯化按蚊常遇 到自然交配困难、吸血率低、卵孵化率低、幼虫死亡率高等问题〔7-8〕。过去我省 长期从江苏和上海引进驯化的这两种按蚊做实验,难以避免不同地区品系间存在的差异。19 99年我们用长光期的自然光,在实验室同步成功地驯化了四川地区的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 1 材料和方法 1.1 蚊虫来源 1999年8~9月自四川省邛崃市卧龙 乡和毗邻的名山县紫霞乡牛舍捕捉吸血成蚊,单个产卵鉴定蚊种,分种饲养。 1.2 实验室条件 成虫室温度(25±2)℃,相对湿度 80%左右;幼虫实验室温度(28±2)℃,水温25~27℃。

嗜人按蚊、中华按蚊、实验室、同步驯化、雷氏按蚊、饲养方法、丝虫病、分布、敏感性测定、材料和方法、自然交配、重要媒介、幼虫、引进驯化、亚种、形态、相对湿度、吸血、温度、特征认定

12

R18(流行病学与防疫)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67-6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003-4692

13-1142/R

12

2001,12(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