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黄疸未必皆从湿热论治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7-5798.2001.04.002

慢性肝炎黄疸未必皆从湿热论治

引用
@@  中医学一般认为乙肝发黄的病因病机乃湿热瘀毒侵袭肝胆,枢机不利,疏泄失司,胆汁不循常道,渗入血液,溢于肌肤,其病机关键是湿。故利小便、去除壅积之湿热是其主要的治法。然而验之临床,部分慢性肝炎黄疸患者用上法未见有效。   《景岳全书》指出:"黄疸一证,古人多言为湿热……,而不知黄之大要有四:曰阳黄,曰阴黄,曰表邪发黄,曰胆黄也……。岂果皆如C021曲,悉可谓之湿热耶? 弗足凭也。""阴黄证多由内伤不足,不可以黄为意专用清利,但宜调补心脾肾之虚以培血气,血气复则黄必尽退。"可知黄疸非独湿热而为,内伤不足、脏腑功能紊乱亦可导致黄疸。慢性肝炎患者肝炎反复活动,经久不愈;或起居失宜,劳倦过度;或失治误治,损伤正气;或湿热久羁,伤津耗液,肝阴不足;湿困日久,脾阳受损;由脾及肾而脾肾阳虚。故当随证施治,不可胶着于湿热。   例1、王某,女性,58岁,1999年12月3日初诊。有血吸虫病史。4年前发现HBsAg、HBeAg和抗HBc阳性,近1年多来因腹胀,食欲减退,常在某中医处服中药,所用多为清热解毒、疏肝理气之品。近半年来腹胀益甚,嗳气痞满,不能平卧,大便溏薄。3天前上述症状加重,并见有黄疸,故来就医。入院时身黄色暗,腹部胀大,不能平卧,头晕乏力,口渴欲饮又不敢饮,纳谷减少,便溏日2~3次。诊见患者巩膜及全身皮肤轻度黄染,腹部膨隆,腹壁静脉隐见,腹无压痛,腹水征阳性。肝下缘在剑突下约6cm,圆钝,无明显结节,质中等,舌质红,舌干无苔。B超示腹腔中有大量积液。实验室检查ALT71IU/L, AST91IU/L,总胆红素57.0μmol/L,直接胆红素23μmol/L。治以参苓白术散合一贯煎、三金汤加减,药用太子参15g、茯苓15g、白术30g、山药30g、白茅根15g、芡实15g、生地15g、枸杞子15g、白芍15g、鸡内金30g、海金砂30g、郁金15g、泽泻15g、生黄芪15g、枳壳6g、车前子15g。配合西药利尿药等。1周后腹胀减缓,纳谷增加,不口渴,大便已实,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舌面不干。经20天治疗,黄疸基本消退,肝功基本正常,B超示腹水消失。   按:患者年近60, 脏腑功能本已减退,且长期应用清热解毒和疏肝理气之品,辛燥苦寒太过,伤阴伤中,脾虚不运,湿浊内阻,肝失疏泄,胆汁外泄而为黄疸;湿停水蓄。实乃脾虚阴亏,肝胆失疏之证。若只以健脾利水,恐阴分更伤;若单以养阴,则滋腻太过,有碍脾之运化。故以参苓白术散加黄芪、车前子、泽泻等益气健运利水,以一贯煎之生地、白芍、枸杞子滋养阴液,三金以疏利肝胆以退黄。药证相符而收到较好的疗效。

慢性肝炎、黄疸、湿热瘀毒、参苓白术散、脏腑功能、疏肝理气、清热解毒、患者、枸杞子、腹胀、车前子、直接胆红素、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中医、阳性、血吸虫病、血气、枢机不利、湿浊内阻

9

R2(中国医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5-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民间疗法

1007-5798

11-3555/R

9

2001,9(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