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5798.2001.01.106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研究近况
@@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它的主要病理特征是胃粘膜腺体萎缩,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癌前状态或癌前疾病。本文就近两年来国内中医界对CAG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病因病机
张文尧[1]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肝郁脾虚,脾胃阳虚,脾胃阴虚,脾胃湿热。 单兆伟[2]提出"脾虚为本,胃热血瘀为标"。阚士宁[3]认为本病初期实多虚少,以实证为主,由郁思恼怒,饮食不节,外邪犯胃,致肝郁不畅,胃气壅滞所致;后期以虚为主,虚实夹杂。气滞瘀生, 肝郁化火,伤阴或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湿热内结,均可导致胃阴不足或肝胃阴虚,胃失濡润。张占海[4]认为CAG病机关键是虚中挟实,脾肾两虚为本,气血瘀滞为标。姚保泰[5]认为本病多由饮食劳倦,损伤脾胃,或肝气郁结,横逆犯胃,使胃失和降而上逆,则胆汁返流入胃,水湿停滞,生痰蕴热,痰热交阻,灼伤胃膜,气机阻滞,血运不畅, 胃失濡养。唐旭东[6]认为CAG病机特点突出在虚实夹杂和气血失调两方面。虚:重在脾气(阳)虚弱和胃阴不足;实:主要指湿浊、郁热,瘀血阻滞; 气血失调,表现为气滞和血瘀,气滞由于内外之邪使胃气阻滞,和降失司,或胃病及脾,脾胃合病,或木土相克,肝胃郁滞;血瘀:实为在湿热、食滞、肝瘀、中虚导致胃气阻滞基础上的胃府气滞血郁,胃络血瘀。总之,多数学者均认为本病的病位在胃,以脾胃为病变中心, 可涉及肝胆肾等脏腑。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研究、脾胃、气血瘀滞、虚实夹杂、胃阴不足、胃气阻滞、气滞、气血失调、病机、胃阴虚、世界卫生组织、湿热、肝郁、瘀血阻滞、饮食劳倦、饮食不节、消化系统、腺体萎缩、胃失濡养
9
R2(中国医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