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下肢DVT患者CDT治疗中患肢周径及凝血纤溶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5-9202.2021.24.030

老年急性下肢DVT患者CDT治疗中患肢周径及凝血纤溶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

引用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导管溶栓(CDT)治疗中患肢周径、凝血纤溶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及价值.方法 选取急性下肢DVT经CDT治疗的42例老年患者,分别测定并记录入院时、术后第3、5、9、14天患肢与健侧周径(膝上、膝下15 cm)的变化规律,同时监测术前及术后第1~7天时血浆D-二聚体(D-D)及凝血指标中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水平及变化规律.结果 CDT术后第3、5、9、14天时患肢周径均较术前缩小,第5天时缩小幅度最大,与第3天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5,P=0.047).术后第3、5、9、14天时膝下15 cm处、膝上15 cm处患侧与健侧周径差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浆D-D水平升高,术后第2天达高峰,之后其水平逐渐下降,到术后10 h低于手术前,术后5~7 d时接近正常值.凝血指标术后FIB水平整体较术前下降(P<0.05),术后FDP水平整体较术前升高.结论 在急性下肢DVT行CDT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肢周径与健侧的对比、术前及术后血浆D-二聚体、凝血指标中FIB及FDP浓度变化,可准确及时了解血栓溶解效果,调整尿激酶用量,对判断CDT疗效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溶栓;D-二聚体;凝血纤溶指标

41

R543(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吉林省财政厅项目No.SCZSY201729

2022-0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5579-558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老年学杂志

1005-9202

22-1241/R

41

2021,41(2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