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5-9202.2014.19.141
肌萎缩侧索硬化与变性蛋白关系的研究进展
肌萎缩侧索硬化( ALS)是一种以上、下运动元神经受损为特征性表现的成年人起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导致进行性肌无力和萎缩,并最终导致患者在发病3~5年后死亡。其中约有5%~10%的ALS患者具有家族遗传史,被称为家族型ALS (FALS),其余90%~95%被称为散发性ALS(SALS)。目前认为多种通路例如氧化应激、蛋白质的错误折叠和聚集、谷氨酸兴奋性毒性作用、内质网和细胞骨架的改变、轴突运输功能异常、RNA代谢异常、泛素蛋白酶体的异常、肌肉神经接点异常、免疫缺陷、神经炎症等都在ALS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1〕。其中研究发现,多种蛋白质在ALS患者体内存在异常表达,如空间结构异常、过量表达、磷酸化、泛素化、异常聚集和分布等,这些都可能导致神经细胞的代谢异常,从而导致神经元的退行性变,这一类蛋白被称作“变性蛋白”。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变性蛋白、SOD1、Tau蛋白、TDP43、FUS/TLS、VAPB(囊泡相关蛋白B)
R741.02(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80060161;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12GZY0337;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课题20081033,20091050,20111028
2014-10-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5604-5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