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2095-8552.2019.08.011
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后食管黏膜菌群构成的变化与疗效关系
目的 探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后食管黏膜菌群构成变化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消化内科,经胃镜检查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40例,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口服治疗8周.根据治疗后胃镜检查结果 分为黏膜愈合组和愈合不良组,提取治疗后食管下段黏膜样本细菌基因组DNA,采用16S rDNA基因扩增和Illumina测序技术将细菌归类.结果因失访4例,故入选反流性食管炎治疗后黏膜愈合组24例,愈合不良组12例;两组患者治疗后胃食管反流病量表评分中位数分别为6.0和8.0,差异有显著性(P=0.013).两组患者治疗后食管下段黏膜菌群构成:双歧杆菌科丰度值中位数分别为2.6%和0.9%,差异有显著性(P=0.028);双歧杆菌属丰度值中位数分别为1.4%和0.7%,差异有显著性(P=0.001);螺杆菌属丰度值中位数分别为0.11%和0.08%,差异有显著性(P=0.025).结论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后黏膜愈合组与愈合不良组食管下段黏膜菌群构成存在差异,愈合组有益菌比例增加,这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反流性食管炎、质子泵抑制剂、DNA测序、食管黏膜、菌群结构、疗效
47
R571(消化系及腹部疾病)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青苗"计划专项经费资助QML20170606
2019-08-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913-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