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51例临床病理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2095-8552.2015.09.028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51例临床病理分析

引用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 US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系统回顾本院收治的51例USC和同期子宫内膜样腺癌9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USC的发病率为4.0%,其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病平均年龄分别为57.2岁和51.3岁,两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发生率均低于子宫内膜样腺癌,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肥胖是两者共同的发病高危因素;③USC中早期患者(Ⅰ期+Ⅱ期)29例(60.4%),晚期患者(Ⅲ期+Ⅳ期)19例(39.6%),子宫内膜样腺癌中早期患者769例(83.2%),晚期患者155例(16.8%),差异有显著性(P<0.05);51例USC患者中,3例行根治性放疗,48例经手术治疗,术后单纯化疗25例,单纯放疗8例,化疗+放疗15例。48例手术患者中,合并盆腔淋巴结转移为10例(31.2%)、浸润肌层<1/2的31例(64.6%)、浸润肌层≥1/2的17例(35.4%),脉管间隙受侵9例(18.8%)。其中盆腔淋巴结转移率、肌层浸润情况、脉管间隙受侵率三个指标,与子宫内膜样腺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USC的5年生存率为43.1%,子宫内膜样腺癌的5年生存率为73.9%,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USC发病率低,发病年龄较子宫内膜样腺癌大,肥胖可能是两者共同的发病高危因素。 USC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肌层浸润率、脉管间隙受侵率均高于子宫内膜样腺癌,预后较差。临床上强调早期发现的重要性,合适的治疗方式尚需进一步研究。

子宫内膜癌、浆液性癌、病理、预后

R737.33(肿瘤学)

2015-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74-7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1008-1089

11-3943/R

2015,(9)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