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6821.2008.05.025
抗菌药的PK/PD理论及其在新抗菌药的药效研究中应用
大约在20年前发现,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学会发布的关于口服抗菌药的细菌药物敏感性折点,常与临床、微生物学和药代动力学结果不符.因此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基于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模型和临床结果的新方法,并以此推测细菌学转归及细菌学结果与药物敏感性的关系,并将抗菌药分为3种活性类型:①浓度依赖性杀菌和较长的持续效应,其药效依赖于给药量(AUC)或峰浓度与MIC的比值;②时间依赖杀菌却仅有低到中度的持续效应,其疗效更多地依赖于给药次数(血药浓度超过MIC的时间);③时间依赖杀菌而有较长的持续效应,其药效依赖于给药量(AUC)与MIC的比值.对此本文作了介绍.
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药物敏感性折点、浓度依赖杀菌、时间依赖杀菌
24
R969.1;R978.1(药理学)
2008-12-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47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