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有颅颈交界结构畸形的寰枢椎脱位后路手术策略进展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418/j.issn.1001-165x.2017.02.025

伴有颅颈交界结构畸形的寰枢椎脱位后路手术策略进展

引用
颅颈交界区域包括枕骨至C2~3间盘水平,该区域可伴有相关结构畸形,包括颅底凹陷、寰椎枕骨化、游离齿突、C2~3先天融合、寰椎前弓和(或)后弓先天性分裂等骨性结构畸形,而骨性结构的畸形往往合并有椎动脉的畸形[1].可复性寰枢椎脱位和不可复性寰枢椎脱位经过前路松解、减压都需要后路融合内固定术[2].寰枢椎后路固定技术可分为六类,Gallie、Brooks技术、椎板夹技术、Magerl经关节螺钉技术、钉板技术(Goel技术)、钉棒技术(Harms-Melcher技术).Gallie、Brooks技术和椎板夹技术因其诸多局限性逐渐退出临床,Magerl经关节螺钉技术仍是寰枢椎融合的金标准,钉棒系统中寰椎侧块(椎弓根)螺钉技术+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为目前最常用的技术[3].如颅颈交界不稳合并相应结构畸形,将给外科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现对伴有不同结构畸形的寰枢椎不稳后路手术的治疗策略进展综述如下.

颅颈交界、骨性结构、畸形、寰枢椎脱位、技术、经关节螺钉、椎弓根螺钉、椎板夹、寰枢椎融合、可复性、寰椎枕骨化、寰枢椎不稳、治疗策略、游离齿突、相关结构、外科治疗、交界区域、前路松解、内固定术、颅底凹陷

35

R683.2(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2017-05-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236-23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001-165X

44-1153/R

35

2017,35(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