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中隆起西北地区深部奥陶系天然气分布特征及运聚模式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塔中隆起西北地区深部奥陶系天然气分布特征及运聚模式

引用
综合油气产能、原油性质、天然气组分和同位素组成资料,结合研究区地质背景探讨了塔中隆起西北地区深部奥陶系天然气藏的分布特征及运聚模式,认为研究区目的层油气分布具有“外气内油”及“羽状破碎带富气”的特征,提出“垂向输导运移一侧向差异聚集”的天然气运聚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塔中隆起西北地区深部天然气通过塔中Ⅰ号断裂及左旋走滑断裂垂向运移至塔中隆起西北地区奥陶系储层后,一方面优先聚集于外部1~5号走滑断裂末端高孔渗羽状破碎带,导致在羽状破碎带油气产能、气油比、硫化氢质量分数、干燥系数、原油含蜡量异常高,分别可达199 442 m3/d,7 875m3/m3,40 000×10-6,0.96,16.1%;原油密度异常低,低至0.77g/cm3;天然气富集重碳同位素,最重值为-39.1‰;另一方面在不整合面、走滑断裂、高孔渗“孔缝洞”储层的侧向输导下,自北东向南西方向运移聚集,随着远离塔中Ⅰ号断裂带,气侵程度逐渐减弱,油气相态由凝析气藏向油藏过渡,气油比、天然气产能、干燥系数、硫化氢质量分数、原油含蜡量逐渐减小,分布范围分别为79~7 875m3/m3,1 198~199 442 m3/d,0.72~0.96,10×10-6~40 000×10-6,2.0%~16.1%,原油密度从0.77 g/cm3逐渐增大至0.89 g/cm3,甲烷碳同位素从-39.1‰逐渐变轻为-54.9‰.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深部或超深部天然气资源勘探潜力巨大,尤其是深大通源断裂附近的应力破碎带岩溶储层发育区,可作为深部天然气的优先勘探目标.

深层天然气、碳酸盐岩、输导体系、运聚成藏模式、塔中隆起西北地区

46

TE122(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07-003-004

2017-12-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1301-131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000-1964

32-1152/TD

46

2017,46(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