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命史青藏高原东移对流系统的半理想模拟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长生命史青藏高原东移对流系统的半理想模拟研究

引用
基于前期逐小时黑体温度(Temperature of Black Body,TBB)资料对16个暖季高原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MCS)的统计结果,文章首先利用客观标准选取了同类的11个长生命史高原东移MCS个例,然后,利用这些MCS个例的合成来驱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进行半理想的数值模拟(即基于实际个例的理想模拟)与敏感性试验,结合分析与动力诊断,从共性上研究了一类长生命史高原东移MCS的演变特征及内在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在对流层高层,此类高原MCS的生成区位于高空急流以南的辐散区,在对流层中层,其生成区主要位于高原东部西风带短波槽槽区附近的暖平流中,在对流层低层,它的生成区表现为对流不稳定层结.高原MCS的生成伴随着其气旋式涡度的快速增长,辐合项以及倾斜项是对流层中低层正涡度的主要制造项,对流活动所导致的向上的正涡度输送是高原MCS快速向上伸展的主要原因.(2)高原MCS的东移过程经历了与高原东部准静止维持高原涡的耦合与解耦过程.在两者耦合期,高原MCS有利于高原涡维持较强的辐合与上升运动,这有助于涡旋的持续;随着高原MCS移出高原,其与高原涡解耦,受此影响,高原涡的上升运动显著减弱,向上的正涡度输送大大减弱,这与负的倾斜项一起,共同导致了高原涡的消亡.(3)高原MCS移出高原后,由于高原地表直接作用在MCS底部的强感热加热消失,MCS首先减弱;随后,在高原东部短波槽的影响下,高原MCS再次迅速发展.对流层中低层辐合项的涡度制造以及对流活动对涡度的向上输送是高原MCS再次发展的主导因子.(4)降水凝结潜热释放是长生命史高原东移MCS生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高原MCS—方面可以通过直接产生降水对高原东部以及部分下游地区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它还可以通过对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大尺度环境场的调节来对更大范围下游地区的降水进行间接的影响.

青藏高原、中尺度对流系统、高原涡、暴雨、涡度收支、敏感性试验

5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

2022-03-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9页

2079-209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1674-7240

11-5842/P

51

2021,51(1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