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Mw7.9汶川地震后青藏高原东缘强地震丛集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2008年Mw7.9汶川地震后青藏高原东缘强地震丛集

引用
2008年Mw7.9汶川地震后,青藏高原东缘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接连发生了2013年Mw6.6芦山、2014年Mw6.1康定与2017年Mw6.5九寨沟等地震.文章基于库仑破裂准则,结合各地震同震破裂模型,选择地震起破点的几何学与运动学方向作为应力投影方向,建立了一个三维黏弹性有限元模型来研究汶川地震后青藏高原东缘强震丛集的形成机制与地震间应力的相互作用.计算表明,汶川地震导致芦山、康定与九寨沟地震震源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分别约为+0.012~+0.040、+0.01~+0.03、+0.008~+0.015MPa.由于震后黏滞松弛效应的影响,恰在各地震发生之前,各地震震源处库仑应力变化分别约为+0.014~+0.042、+0.016~+0.036、+0.003~+0.007MPa.并且芦山地震还导致康定地震震源处库仑应力增加约0.001~0.002MPa.这表明汶川地震使芦山地震、康定地震与九寨沟地震震源部位库仑应力得到了明显增加,这可能是导致青藏高原东缘强地震丛集的主要原因之一.具体而言,芦山地震震源处库仑应力增加的部分有大于90%来源于汶川地震同震变形,康定地震震源处库仑应力增加受到了汶川地震(~94%)和芦山地震(~6%)的叠加效应,而九寨沟地震震源处库仑应力增加主要源于汶川地震同震变形,且增加原因可能与汶川地震同震滑移矢量场变化有关.这说明地震破裂模型、地震起破方式、地震序列的相互作用对特定构造部位的库仑应力十分敏感,这暗示在未来进行地震触发研究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带来的影响.

地震丛集、黏弹性应力触发、有限元数值模拟、汶川地震、青藏高原东缘

50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科学院“十三五”信息化建设专项项目

2020-07-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851-86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1674-7240

11-5842/P

50

2020,50(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