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瓦状满江红中生物标志物组成及其对沉积物中有机质来源的可能指示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60/N072016-00177

覆瓦状满江红中生物标志物组成及其对沉积物中有机质来源的可能指示

引用
本次研究主要对覆瓦状满江红中长链烷基二醇、三醇、一元异构醇和羟基酸等含羟基类化合物组成分布进行探讨,结合对比蕨状满江红、小叶满江红和南海沉积物中醇类有机质组成,以期探索满江红对南海沉积物中二醇和三醇生物来源的可能指示.3种满江红中均检出了大量中间羟基位于ω20键位的二醇、一元羟基酸和一元异构醇,其中1,ω20-二醇和ω20-羟基酸呈强偶奇优势分布,而ω20-异构醇呈强奇偶优势分布;除此之外,还检出了少量中间羟基位于9,10/或ω9,ω10键位的二醇、三醇和二元羟基酸,均以以C29链长为主.满江红中相似结构的系列物反映了相同的生物合成途径:偶奇优势分布的ω20-羟基酸通过脱羧基形成奇偶优势分布的ω20-异构醇,通过酰基还原形成偶奇优势分布的1,ω20-二醇;ω9,ω10-羟基酸通过酰基还原形成1,20,21(1,ω9,ω10)-三醇,然后加氢脱水形成9,10-二醇.覆瓦状满江红中醇类有机质组成分布特征表明不是南海沉积物中1,13/1,14/1,1 5-C28,30,32二醇和1,3,4-C27-29三醇的生物来源,某种海洋硅藻可能是近海沉积物中1,14-C28,30二-醇的母质来源,对于南海沉积物中二醇和三醇的生物来源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覆瓦状满江红、长链烷基二醇、长链烷基三醇、羟基酸、南海沉积物

4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303067,41103043和4127302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编号:KGZD-EW-301、中国石油-中国科学院科技合作项目编号:2015A-4813资助

2017-03-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33-24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1003-9996

11-2466/TF

47

2017,47(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