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桂震旦-寒武纪沉积岩组成的变化——对华南构造演化的指示
对位于湘桂交界的苗儿山地区和湘南金鸡岭地区的震旦纪和寒武纪地层浅变质岩进行了地球化学和碎屑锫石U-Pb年代学研究.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结果显示这些浅变质岩的原岩为陆源碎屑沉积岩,具有中等风化程度,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U-Pb年龄特征表明金鸡岭地区震旦纪和寒武纪沉积岩的碎屑物组成具有相似性,都以含大量的Grenville期年龄的碎屑锆石为特征,表现出与华夏地块明显的亲缘性.苗儿山地区的寒武纪沉积岩显示出与金鸡岭地区沉积岩相似的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也具有华夏地块的亲缘性.而苗儿山地区的震旦纪沉积岩在地球化学上不同于苗几山的寒武纪沉积岩以及金鸡岭地区的沉积岩,并且以含丰富840~700 Ma以及少量的2.0 Ga碎屑锆石为特征,具有明显的扬子地块的亲缘性.这些差异表明从震旦纪到寒武纪,金鸡岭地区沉积盆地一直稳定地接受来自华夏地块的碎屑物质,而苗儿山地区沉积盆地的物源区却从扬子地块转变为华夏地块.说明在中晚寒武纪之前发生了一次构造运动,使苗儿山盆地进一步沉陷或盆地中心发生了向西北的转移,从而使苗儿山地区接受了来自华夏地块的碎屑物.这一事实也表明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这时已经聚合,它们之间在西南地区的分界线就在苗儿山与金鸡岭之间.
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震旦纪沉积岩、寒武纪沉积岩、扬子和华夏地块界线
4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4167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085;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十一五”继承科研项目YK11;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资[2010]矿评01-15-28
2014-03-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1893-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