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太平洋沉积物中粘土组分的REEs和εNd:粘土来源的证据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4-7240.2004.06.008

东太平洋沉积物中粘土组分的REEs和εNd:粘土来源的证据

引用
对东太平洋中国多金属结核调查区表层非钙质沉积物中的粘土组分进行了粘土矿物、稀土元素(REEs)及钕(Nd)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M/I(蒙脱石/伊利石比值)、∑REE(稀土总量)、LREE/HREE(轻重稀土比值)及δCe(铈异常值)能够有效指示粘土矿物的成因.当粘土组分的M/I>1,δCe<0.85,∑REE>400 μg/g,LREE/HREE≈4,REEs配分模式与深海沉积物相似时,表明粘土组分中含有较多的自生蒙脱石,为陆源-自生混成粘土组分;当粘土组分M/I<1,δCe=0.86~1.5,∑REE=200~350 μg/g,LREE/HREE≈6,REEs配分模式与中国大陆黄土相似时,为陆源粘土组分.粘土组分的εNd值(或143Nd/144Nd比值)能够示踪陆源粘土矿物的源区.根据εNd值将粘土组分分为4种类型:Ⅰ型粘土组分,εNd=-8~-6,陆源粘土矿物主要来自北美河流物质;Ⅱ型粘土组分,εNd=-9~-7,陆源粘土矿物主要来自东亚大陆和北美河流沉积;Ⅲ型粘土组分,εNd=-6~-3,陆源粘土矿物来自中东太平洋火山岛屿和东亚大陆;Ⅳ型陆源粘土,εNd=-13~-12,陆源粘土矿物来自东亚大陆来源的风成物质.陆源-自生混成粘土组分呈斑点状分布,反映了东太平洋板块内存在火山或热点活动.陆源粘土组分大面积分布,表明东太平洋海底粘土矿物主要来自陆源.

东太平洋、粘土组分、REEs、εNd、粘土来源

34

P7(海洋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776295,49676291;中国大洋协会技术发展基金DY105-01-04-02

2004-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552-56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科学D辑

1006-9267

11-3756/N

34

2004,34(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