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侧古近纪海相地层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4-7240.2004.03.004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侧古近纪海相地层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引用
甲查拉组为本次新建的一个岩石地层单元,它是新发现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侧江孜盆地的一套古近纪海相地层,其中含有丰富的沟鞭藻及孢粉化石.根据甲查拉组所含微体化石组合特征及其分布层位,建立3个沟鞭藻组合(Apectodinium quinquelatum-Apectodiniumhyperacanthum组合、Canningia chinensis-Palaeoperidi nium pyrophorum组合、Cymatiosphaerareticulosa-Samlandia chlamydophora组合)和3个孢粉组合(Arliaceoipollenites baculatus-Anacolosidites subtrudens组合、Aglaoreidia cyclops-Pinuspollenites microinsigis组合、Elaeangnacites asper-Ilexpollenitesiliacus组合).在此基础上,将甲查拉组的时代确定为古新世-始新世早期.研究认为,甲查拉组是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期间,形成于印度被动陆缘欠补偿周缘前陆盆地体系的前渊带沉积.根据前陆盆地演化所提供的地层学标志,认为研究区内碰撞的启动时间为白垩纪/古近纪之交.藏南前陆盆地体系的形成和演化受控于印度-亚洲板块之间的俯冲碰撞应力场及基底构造格局.特提斯在江孜盆地的消亡时间应在早始新世以后,而在整个藏南地区的封闭时间应在晚始新世Priabonian期以后.

甲查拉组、微体化石、古近纪、欠补偿周缘前陆盆地、碰撞启动时间、江孜

34

P5(地质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72007;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H45C004004

2004-05-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228-24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科学D辑

1006-9267

11-3756/N

34

2004,34(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