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7240.2000.02.011
微粒暗色包体中锆石的形态演化及其制约机制
在浙江青田钙碱性花岗岩的微粒暗色包体中存在着3种不同类型的锆石.其中,A类锆石具有最小的、但变化范围最大的Ipr,Ipy和Iel值;C类锆石与A类锆石相反,具有最大的、但变化范围最小的Ipr,Ipy和Iel值;B类锆石的晶型特征介于A类锆石与C类锆石之间.锆石的电子探针分析表明,微量元素(Hf,U,Y,Th)含量从A类锆石至C类锆石呈现为连续增大的演化趋势,且伴随着含量的变化范围亦趋于增大.这些特征反映了A类锆石、B类锆石和C类锆石依次形成于包体岩浆冷凝过程的不同阶段或包体岩浆侵入过程的不同空间位置.根据晶体的UO2/HfO2,ThO2/Y2O3,UO2/ (ThO2+Y2O3)比值分别与Ipr,Ipy和Iel数值呈显著的正相关性,可以认为锆石晶型变化是由于在不同锆石晶面上微量元素的差异性分配造成的.结合微粒暗色包体的岩石学特征和锆石的晶型和成分标型特征,可以推测包体岩浆可能同源于产生寄主花岗岩浆的部分熔融区,为该区残留物质部分熔融作用而分离出来的熔体.
锆石、晶型、微量元素、微粒暗色包体
30
P5(地质学)
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49632080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8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