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0年抗虫棉大田生产:Bt抗虫棉技术采用的直接效应和间接外部效应评估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007/s11427-010-0035-2

中国10年抗虫棉大田生产:Bt抗虫棉技术采用的直接效应和间接外部效应评估

引用
中国自1997年便开始大面积种植Bt抗虫棉.本研究试图分析中国种植抗虫棉10年后减少防治棉铃虫杀虫剂用量的可持续性.通过对1999~2007年4个省16个村农户大田Bt抗虫棉生产的跟踪调查数据分析,发现生产上控制棉铃虫的杀虫剂用量不仅未增加,反而呈下降趋势;虽然没有直接回答Bt抗虫棉能够维持并增加其生产率的机理,但本研究发现,10年来不仅抗虫棉,而且非抗虫棉防治棉铃虫的杀虫剂用量也显著减少,这与抗虫棉广泛种植后棉铃虫的种群总量下降有关.这些发现对于Bt技术效应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文所采用的同时评估抗虫转基因技术生产的直接效应和间接外部性效应的方法,对于未来该领域的同类研究也具有借鉴意义.

生物技术、Bt抗虫棉、杀虫剂、可持续性、外部性、中国

40

S4(植物保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333001;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105562-0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SCX-YW-09;KSCX2-YW-N-039;Rockefeller基金会、Connell大学和Oxfam项目

2011-05-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60-27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科学C辑

1006-9259

11-3755/N

40

2010,40(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