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恒牙列的动态咬合接触形式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天然恒牙列的动态咬合接触形式

引用
目的:在既往研究中,从未停止过关于修复和正畸治疗中进行咬合重建时,应该建立何种形式的咬合接触的讨论.对天然恒牙列的动态咬合的流行病学调查将有助于走出这种持续讨论的困境.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年青群体和老年群体天然牙列的特征性动态咬合接触形式,并且分析动态咬合接触形式与性别和年龄之间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共调查了834人.所有的调查对象都具有天然牙列,并且没有修复体存在.调查对象的年龄范围是20~63岁.在调查对象进行牙诱导的侧方和前伸运动过程中,检查天然牙的动态咬合接触形式.结果:结果发现存在以下的动态咬合接触形式:双侧和单侧的尖牙保护(牙合),组牙功能(牙合),平衡(牙合)以及"其他耠型".男性和女性之间不同类型的动态咬合接触形式的出现概率相同.但是,一些咬合接触形式的出现率与年龄有相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双侧和单侧尖牙保护(牙合)的出现率出现下降趋势,而组牙功能(牙合)的出现率上升.平衡(牙合)以及"其他(牙合)型"的出现率很低,并且没有呈现与年龄相关的变化趋势.结论:双侧尖牙保护(牙合)和组牙功能(牙合)是年青患者的特征性咬合接触形式,而老年患者中组牙功能(牙合)的接触形式更加普遍.当年青患者接受修复和正畸手段的咬合重建时,尖牙保护骀是一种最适合的咬合接触形式,而对于老年患者来说,组牙功能(牙合)则更加适合.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探讨耠型和牙周炎、磨牙症或者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之间的关系.

平衡(牙合)、尖牙保护(牙合)、组牙功能(牙合)、正畸学、出现率、修复学

12

R78(口腔科学)

2010-04-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5-2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1009-2900

11-4430/R

12

2009,12(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