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鳞癌中“瘤芽”的病理学特征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之间的关系
目的:探讨“瘤芽”(tumor budding)在舌鳞癌中的病理学特征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关系.方法:HE染色评估230例舌鳞癌组织标本中肿瘤侵袭前沿和“瘤芽”的分布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cadherin和Vimentin在舌癌中的表达及分布;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Sperman相关分析,探讨“瘤芽”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Kaplan-Meier法和Logrank分析生存率.结果:在舌鳞癌组织切片中,可见“瘤芽”位于肿瘤侵袭前缘,为单个或小于5个成簇的癌细胞.在230例病例中,111例标本呈现出高“瘤芽”状态(≥5个“瘤芽”/HPF),119例标本表现出低“瘤芽”状态(<5个“瘤芽”/HPF);“瘤芽”与肿瘤大小(P<0.05)、分化程度(P<0.05)、临床分期(P<0.05)以及淋巴结转移(P<0.001)呈正相关;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可作为舌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判断指标(P=0.0014);构成“瘤芽”的癌细胞形态可由多边形、鱼鳞状转变成长梭形、成纤维细胞样;“瘤芽”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与Vimentin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提示“瘤芽”与EMT相关,是EMT在组织形态学上的一种表现.结论:“瘤芽”与EMT密切相关,代表恶性程度更高的癌细胞亚群,可作为舌鳞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判断指标.
舌鳞状细胞癌、上皮-间质转化、瘤芽、E-cadherin、Vimentin
10
R739.86(肿瘤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2223
2012-11-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359-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