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人合一的古生态遗存浅谈生态文化教育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1-8972.2007.03.099

从天人合一的古生态遗存浅谈生态文化教育

引用
二十世纪七十年以来,随着生态环境状况的恶化,生态保护被推上了政府议程,生态教育也随之成为自然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保护工作逐步走向了法律化制度化的轨道.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我们最早从西方国家的研究中取得了大量借鉴,初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生态保护体系,但这一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还只停留在政府层面上,还远未转化为全民的自觉行动,这严重影响了生态保护工作有效进行. 究其原因,除却经济发展因素外,一个较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生态保护工作虽有了国与国之间横向的联系,但缺乏历史的传统的纵向根基,在生态保护的意识上现代制度与民众的传统之间没有很好地挂上钧来,还存在较严重的脱节现象.事实上,生态保护既不是政府一家之行为,也不是现代人三十年前才开的先河.生态保护的意识与行为自古就有,而这些民众古朴意识与自发的行为,在局部地区伴随良好的古生态环境保存了下来,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浙江省武义县郭洞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当地村民尊崇"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这种观念源于他们及他们的先辈们对自然、对环境的正确认识,而这种认识又集中体现在对紧侍村旁的龙山的认识上:为打破险峻的龙山易发生地质灾害这一限制,他们必须保护好森林.在确保无灾无害的基础上,郭洞人要寻求发展、改善生活.进而营造出了上佳"风水",以促进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介绍郭洞流传至今的古生态遗存,充分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论证古生态文化对生态保护与生态教育和建设的价值与意义:指出这些生态遗存不仅仅留给后代人游玩与鉴赏,更记录下了历史文化传统和人对环境所持的正确态度,是我们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的基石,我们必须很好地继承与发扬.并提出生态保护与教育和建设应扎根于自身历史的土壤,才有利于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从而改变过多依靠行政与法制来推行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不利现状.我们对国外的生态文化已作了讲多重要的研究工作,而中我国古代生态文化的研究则非常缺乏.传统生态文化体现出了个体对群体生存负责、前代人对后代人负责的道德义务.体现的是人类的高尚情操,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在当前形势下,正期待着大量的抢救性挖掘工作,期待着更多的人呼唤古老的生态文化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苏、回归与升华.让我们的自然科学教师承担起这历史的责任,为新时期的生态文化教育贡献一点微薄之力.

生态文化、生态保护、生态教育、价值、意义

G40(教育学)

2007-03-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34-236,23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科技信息

1001-8972

11-2739/N

2007,(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