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718/j.1009-7708.2018.06.002
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25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1月-2016年12月251例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1例患者入院时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评分)11.5±5.2;发热247例;白细胞减少125例、升高87例;中性粒细胞减少122例,其中粒细胞缺乏113例;贫血193例;低白蛋白血症120例.219例患者(87.3%)存在至少1项基础疾病,多数为恶性血液病、恶性实体肿瘤等.血培养前1周有229例患者(91.2%)进行深静脉置管、留置导尿、机械辅助通气等侵袭性操作;行深静脉置管173例,其中108例导管血培养铜绿假单胞菌阳性.在血培养前1个月内有130例患者有放疗或化疗史,124例有免疫抑制剂使用史.251例患者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显示对阿米卡星敏感率最高(87.3%,219/251),其次为环丙沙星(85.7%,215/251)、头孢吡肟(81.6%,146/179);分离菌株中,多重耐药36株(14.3%),广泛耐药7株.所有患者均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主要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碳青霉烯类和氟喹诺酮类.死亡20例(8.0%),因病情危重而放弃治疗者37例(14.7%),好转194例(77.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高APACHE Ⅱ评分、贫血、低白蛋白血症为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好发于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高APACHE Ⅱ评分、贫血、低白蛋白血症者预后差,及时恰当的经验性治疗可改善预后.
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临床特征、预后影响因素
18
R378.99(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
2019-08-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568-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