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7708.2014.05.023
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是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常发生在具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皮肤黏膜或呼吸道保护屏障受损的重症患者,正在接受侵袭性诊疗措施以及使用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生素的患者。鲍曼不动杆菌常引起呼吸机相关肺炎、尿路感染、菌血症、皮肤软组织感染、腹腔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鲍曼不动杆菌也是战争相关伤口主要病原体之一。由于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天然和获得性耐药能力,使临床治疗其感染的药物选择非常有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由于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因此也常被作为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但该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升高。根据2011年中国CHINET 细菌耐药性监测资料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从2007年的37.6%升高到2011年的65.2%;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从2007年的42.7%升高到2011年的66.2%[1]。美国 T S N (The Surveillance Network )抗生素耐药监测网络数据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从1999年的5.2%升高到2010年的40.8%,增长了将近8倍。因此,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 resistance A cinetobacter baumannii)的感染流行已成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其耐药机制研究也成为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研究的热点。美国CDC在2013年发布了“美国抗菌药物耐药性威胁报告”,将耐药细菌分为3个级别。其中多重耐药不动杆菌属为严重威胁级(serious threats)[2]。
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
R378;R978.11(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
2014-10-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446-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