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对关联刺激理论观察针刺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足运感区对卒中后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基于成对关联刺激理论观察针刺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足运感区对卒中后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经颅直流电组和联合刺激组,3组均进行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针刺组取关元、中极、肾俞、膀胱俞针刺治疗;经颅直流电组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足运感区治疗;联合刺激组在行经颅直流电刺激足运感区同时针刺关元、中极、肾俞、膀胱俞治疗.在首次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3组患者进行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以及盆底肌电评估分析膀胱功能及盆底肌电电生理改变.结果:治疗后,3组盆底肌电快肌、综合肌、慢肌收缩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ICI-Q-SF评分明显降低、I-QOL评分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3组间快肌纤维快速收缩波幅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合肌纤维收缩波幅变化比较:联合刺激组较针刺组和经颅直流电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经颅直流电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肌纤维收缩波幅变化比较:联合刺激组较针刺组和经颅直流电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经颅直流电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刺激组ICI-Q-SF、I-QOL量表分值变化明显大于针刺组和经颅直流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经颅直流电组比较,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足运感区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盆底肌肉的耐力和协调性.
卒中;尿失禁;排尿障碍;盆底肌电;经颅直流电;成对关联
37
R49;R743.3(康复医学)
福建省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N065s
2022-02-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