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疗法的临床应用现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870/zgkf.2014.04.025

镜像疗法的临床应用现状

引用
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s ,M Ns )最早由Rizzolatti等[1-2]发现,根据镜像神经元的特点推测,镜像神经元系统很可能是观察者理解其他个体动作的神经生理学基础[3],该系统提供了统一动作感知和动作执行的"观察-执行匹配机制[4]。镜像神经元系统不仅在个体执行动作时兴奋,而且在观察其他同类执行相同或相似动作时也兴奋,因此镜像神经元在动作观察、动作模仿、运动想象、运动学习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5-6]。镜像疗法又称镜像视觉反馈疗法(Mirror Visual Feedback ,M VF)或平面镜疗法(mirror thera-py ),由Ramachandran等[7]于1995年提出,最初用于治疗幻肢痛和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现多应用于单侧肢体受累的患者。在镜像治疗中,患者看到完好侧肢体运动的镜像,就可以激活相应皮层的镜像神经元,脑电图证明,其放电形式与实际执行动作时脑区电活动一致[8],因此有助于恢复受累侧肢体的运动功能。正是由于视觉反馈可以影响中枢感觉、运动区的皮质电活动,同时中枢又是具有部分可塑性的,因此,通过视觉反馈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也就有了可行性。镜像疗法作为一种新的康复治疗手段,在更多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应用。现综述如下,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镜像疗法、孤独症、脑卒中、幻肢痛、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Bell麻痹、脑瘫、精神分裂症

R49;R493(康复医学)

2014-09-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00-30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康复

1001-2001

42-1251/R

2014,(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