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长安街建筑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2-2167.2013.05.001

回望长安街建筑

引用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一条城市街道,长安街两旁建筑的变迁是新中国几十年历史发展的缩影.从早期以人民大会堂等为代表的政治建筑的建设,到后来以国家大剧院、央视新大楼等为代表的文化建筑的出现,再到如今东长安街中央商务区的兴建,不同时期的不同建筑,虽然它们形态各异,风格不一,功能不同,但它们都代表了当时中国人的集体追求.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新风吹进国内,新时期下长安街建筑的建设呈现出很多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回望长安街建筑,我们会发现,尤其是近十多年来,长安街建筑的建设愈发快速.从长度上讲,长安街已经分别向东和向西延伸至了通州区和石景山区,东长安街中央商务区的建设正方兴未艾,现在又有相关报道说,北京将会在西长安街建设新的中央商务区;从高度上讲,国贸三期刚刚成为京城第一高楼,但新的建筑中国尊很快就又将取代这—位置.在快速的建设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近十多年来的长安街建筑的风格更趋于多样化,更具活力,也更加国际化.当然,这也带来了争议.

长安街建筑、建设、商务区、中国人、东长安街、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文化建筑、市场经济、石景山区、改革开放、风格、新中国、通州区、国际化、政治、形态、位置、缩影、历史

TU2;TU9

2014-06-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1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1672-2167

11-4803/Z

2013,(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