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腰椎峡部裂修复装置生物力学性能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4-406X.2023.02.08

一种新型腰椎峡部裂修复装置生物力学性能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引用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一种新型腰椎峡部裂修复装置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采集一例健康志愿者腰椎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构建并验证L3~S1脊柱节段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A),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L5峡部裂模型(p)、椎弓根螺钉U形棒固定模型(C)、新型腰椎峡部裂修复装置固定模型(D).将4种模型的S1椎体下表面的自由度进行约束,在L3椎体上表面分别施加500N的轴向压缩力和10N·m的力矩载荷来模拟腰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左右旋转6种运动状态,比较各有限元模型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腰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L5棘突根部应力和峡部的轴向压力.结果:与相关文献数据比较,模型A在I4~L5,L5~S1节段的ROM与既往研究结果相近,证明本模型有效.在六种运动状态下,模型C和模型D的ROM比模型B分别下降了 16.46%~55.98%、17.48%~40.65%;模型D的ROM比模型C平均大0.44°.相较于模型C,模型D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左右旋转时,L5棘突的最大应力分别减少了 12.71%、54.95%、58.46%、53.97%、46.91%及72.34%,有效降低棘突骨折的风险;腰椎峡部的轴向压力分别增加了 236.51%、282.51%、216.98%、231.47%、294.03%及138.91%,可以更高效地促进骨折愈合.结论:新型腰椎峡部裂修复装置在保留腰椎活动度的同时,可以较好地重建腰椎峡部裂的即刻稳定性;相较于椎弓根螺钉U形棒固定装置,可以提供足够的力学稳定性,且降低棘突骨折的风险.

腰椎峡部裂、内固定系统、有限元分析、生物力学

33

R681.5;R318.01(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宁夏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BEG03034

2023-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55-16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1004-406X

11-3027/R

33

2023,33(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