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406X.2022.11.03
颈前路减压Zero-P融合固定术后椎间隙高度变化对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参数的影响
目的:分析颈前路减压Zero-P融合固定术后椎间隙高度(intervertebral height,IH)变化对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参数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颈前路减压Zero-P融合固定术且随访时间1年以上的123例脊髓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资料.记录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手术节段IH,并按术后平均IH变化值(术后1周IH与末次随访的差值)将所有患者分为IH维持组(IH变化值<平均IH变化值)和IH丢失组(IH变化值≥平均IH变化值).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节段,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s Association,JOA)颈椎功能评分、颈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C2-7 Cobb 角及手术节段曲度,术后 3周内的吞咽困难发生率,术后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融合率及末次随访时的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发生率.两组间定量变量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定性变量差异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根据所有患者术后平均IH变化值(2.08±0.94mm),将123例患者分为2组,其中IH维持组64例,随访时间为15.95±3.39个月;IH丢失组59例,随访时间为16.95±2.87个月.两组的性别、年龄、手术节段及随访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VAS评分、NDI、C2-7 Cobb角和手术节段曲度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吞咽困难发生率及末次随访时的融合率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IH维持组术前IH为5.65土 1.69mm,术后1周为8.33土0.78mm,末次随访为6.89±0.98mm,平均变化量为1.44±0.79mm;IH丢失组术前IH为5.31 土 1.58mm,术后1周为8.25土0.76mm,末次随访为5.50±1.01mm,平均变化量为2.75±0.52mm.IH维持组末次随访时IH和IH变化值显著高于IH丢失组(P<0.001).术后3个月时IH维持组融合率为64.06%,IH丢失组为42.37%(P=0.019);术后6个月时IH维持组融合率为81.25%,IH丢失组为54.24%(P=0.002).末次随访时IH维持组下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为12.5%,显著低于IH丢失组的28.81%(P=0.027).IH维持组假体下沉发生率为3.13%,显著低于IH丢失组的13.56%(P--0.047).结论:颈前路减压Zero-P融合固定术后手术节段IH丢失发生率较高;若IH丢失≥2mm可能会降低术后早期融合率,并增加ASD及假体下沉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颈椎病、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Zero-P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椎间隙高度
32
R681.5;R687.3(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2023-01-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980-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