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单纯枢椎环骨折稳定性的各解剖结构骨折三维CT分型研究及临床意义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4-406X.2020.02.08

影响单纯枢椎环骨折稳定性的各解剖结构骨折三维CT分型研究及临床意义

引用
目的:采用X线片、CT扫描+三维重建及MRI图像观察单纯枢椎环骨折影像学特征,根据各解剖结构骨折的特点及对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三维CT分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在多中心保存的病例库中查找2008年1月~2018年12月间所有Hangman骨折患者临床和影像资料,查找单纯枢椎环骨折患者(指在X线片上诊断为Levine-Edwards分型Ⅰ型Hangman骨折,再通过MRI影像排除C2/3椎间盘韧带复合体损伤信号).将枢椎环各解剖结构骨折观察对象分为双侧上关节突(superior articular process,SAP)、双侧下关节突(inferior articular process,IAP)和双侧椎板骨折(cervical vertebral lamina,CL),双侧椎弓根骨折、双侧椎体后壁骨折.将枢椎环骨折分为前环(双侧上关节突、双侧椎体后壁)、中环(双侧椎弓根)和后环(双侧下关节突、双侧椎板)骨折,计数比较前、中、后环骨折发生率.根据枢椎环的损伤特点结合以往学者对不典型Hangman骨折的分型,将单纯枢椎环骨折分为A、B、C三型(A型,骨折以椎弓根为轴心,包括双侧C2椎弓根对称性或非对称性骨折,一侧椎弓根骨折合并对侧关节突、椎板骨折;B型,骨折以一侧椎体后壁为轴心合并对侧椎弓根,对侧关节突、对侧椎板骨折;C型,骨折以双侧椎体后壁为轴心,枢椎体边缘骨折,枢椎环不完整,包括双侧椎体后壁对称性或非对称性骨折).观察单纯枢椎环骨折中各解剖结构骨折的特点和发生率,探讨C2/3椎间隙无移位成角和前后纵韧带损伤的条件下单纯枢椎环骨折的发生规律和稳定性.结果:共收集单纯枢椎环骨折52例,男性34例,女性18例;年龄22~83岁,平均47.9±15.7岁.合并椎间关节(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骨折36例共50处骨折占69.2%(36/52),单纯骨性损伤16例30处骨折占30.8%(16/52).前、中、后环骨折共发生149处,前环骨折92处占61.7%,中环骨折28处占18.8%,后环骨折29处占19.5%.在单纯枢椎环骨折中B型发生率最高,C型发生率次之,A型发生率最低.三组之间发生率多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型骨折中椎间关节、椎板骨折发生率较B、C两型更低,B、C两型之间椎间关节、椎板骨折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纯枢椎环骨折中椎间关节骨折发生率较高,其过伸压缩应力大多作用于前环、中环,旋转应力作用于后环.单纯枢椎环骨折是一个刚性闭合骨环的骨折,若出现双处骨折,为不稳定骨折;出现双侧上关节突、双侧下关节突、双侧椎板等解剖结构骨折时更加不稳定.采用本文新分型对该类骨折稳定性的判断更准确.

枢椎环骨折、稳定性、CT三维重建、MRI

30

R683.2;R814.42(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2020-05-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42-15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1004-406X

11-3027/R

30

2020,30(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