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微创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
后路腰椎减压融合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腰椎病变的标准术式。考虑到国人椎管直径相对较小,临床实践中通常进行的后路融合是介于传统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和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之间的手术方式。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微创减压融合术[1],在腰椎病变治疗中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2]。<br> 微创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在操作过程中较少破坏椎旁肌附着点,使椎旁肌萎缩明显减少[3],或许可以避免术后慢性腰痛的发生。笔者对微创与开放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病变的荟萃分析结果发现,两者术后短中期疼痛症状和功能障碍改善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因而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这一微创技术究竟有没有实现其预期的疗效和优势?是否值得耗费高昂的器械费用和经历陡峭的学习曲线[4],盲目跟随“西方领航者”,来极力追求和推崇迅猛发展的这一微创技术?
微创技术、腰椎体间融合术、减压融合术、椎旁肌、治疗、无显著性差异、临床效果、病变、学习曲线、疼痛症状、术后、手术方式、慢性腰痛、临床实践、经椎间孔、荟萃分析、后路融合、功能障碍、操作过程、标准术式
R68;R65
2014-07-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390-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