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枢椎后路"三点式"经椎弓根固定的生物力学评价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4-406X.2010.10.17

寰枢椎后路"三点式"经椎弓根固定的生物力学评价

引用
目的:评价寰枢椎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三点式"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采用6具新鲜人体颈椎标本制作6种状态,分别为正常组(A组)及失稳后固定组,用磨钻切除寰椎前弓约1.5cm,用摆锯于基底部切断齿状突,切断寰枢间所有韧带,切开寰枢侧块关节囊后半部分制成寰枢椎失稳的模型,再根据不同的固定方式将失稳后固定组分为Brooks钢丝固定组(B组)、左侧C1~C2椎弓根螺钉固定组(C组)、C1双侧椎弓根螺钉+C2左侧椎弓根螺钉棒固定组("三点式"固定,D组),C1左侧椎弓根螺钉+C2双侧椎弓根螺钉棒固定组("三点式"固定,E组)、双侧C1~C2椎弓根螺钉棒固定组(F组).在脊柱三维运动仪上依次测量6种状态下寰枢椎间的屈伸、侧屈、旋转运动范围并利用统计学方法评价其稳定性.结果:在各个运动方向上,各种内固定组的运动范围均小于正常组(P<0.05),D、E组间无差异(P>0.05);在屈伸、左/右旋转、右侧屈时,D、E组的稳定性与F组间无差异(P>0.05),均优于B组及C组(P<0.05);在左侧屈时,D、E组的稳定性不如F组(P<0.05),但优于C组及B组(P<0.05).结论:"三点式"固定具有可靠的三维稳定性,能够满足寰枢椎不稳临床治疗的要求.

内固定、生物力学、寰枢椎失稳、椎弓根镙钉

20

R687.3;R318.01(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2010-11-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860-86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1004-406X

11-3027/R

20

2010,20(10)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