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406X.2002.02.011
实验性脊髓空洞症的病理学和MRI演变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实验性脊髓空洞症的病理演变过程、MRI表现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制作脊髓空洞症模型,术后定期MR扫描,并与光镜、电镜组织学对比.结果:2周时MRI发现上颈髓呈水肿、缺血性改变.4~6周,90%动物形成空洞.空洞随观察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且受累节段增多.组织学证实了MRI的发现.结论:上颈髓缺血、水肿以及脑脊液循环障碍是脊髓空洞形成和进展的重要因素,早期及时逆转缺血和水肿将有助于预防脊髓空洞的形成.
脊髓空洞症、MRI、组织学、兔
12
R744.4(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