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77/j.issn.1005-8478.2021.07.09
两种生长棒矫正儿童早发脊柱侧凸初步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混合型生长棒技术与常规生长棒技术矫正儿童早发性脊柱侧弯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20年3月本院骨科收治的早发性脊柱侧凸10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56例采用混合生长棒技术,50例采用常规生长棒技术进行矫正.比较两组患儿的初步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混合组手术时间、总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大于常规组(P<0.05).混合组下地行走时间和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均显著早于常规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JOA评分、坐高与站高均显著增加(P<0.05).术前两组间JOA评分、坐高与站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混合组的JOA评分、坐高和站高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影像方面,末次随访时两组患儿的主侧弯Cobb角和顶椎偏移距均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两组胸椎后凸角无显著变化(P>0.05),而两组腰椎前凸角均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混合组的主侧弯Cobb角”(7.56±7.63)° vs (12.54±7.39)°,P<0.05”和顶椎偏移距”(4.84±0.48) mm vs (6.02±0.42) mm,P<0.05”,胸椎后凸角”(58.19±8.58)° vs(53.64±9.49)°,P<0.05”和腰椎前凸角”(52.43±8.52) °vs (41.84±7.56)°,P<0.05”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结论”对于早发性脊柱侧凸,混合生长棒技术虽初次手术操作复杂,但可避免再次手术矫正,临床结果优于常规生长棒技术.
早发性脊柱侧凸、混合生长棒、常规生长棒技术、儿童
29
R682.3(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2021-05-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615-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