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位模型预测我国黄土高原延伸带内脏利什曼病的传播风险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2140/j.issn.1000-7423.2021.02.015

基于生态位模型预测我国黄土高原延伸带内脏利什曼病的传播风险

引用
目的 运用生态位组合模型,分析并预测我国黄土高原延伸带山西、河南两省内脏利什曼病传播风险区域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2015-2019年山西省、河南省确诊内脏利什曼病病例报告所在地作为分布点,收集气候、地理、社会经济等3类12个环境变量数据和生态区分布结构,构建9种生态位模型,分别为广义线性模型(GLM)、广义可加模型(GAM)、多元自适应样条回归(MARS)、广义推进模型(GBM)、分类树分析(CTA)、柔性判别分析(FDA)、人工神经网络(ANN)、随机森林(RF)和最大熵(MaxEnt),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和真实技巧统计值(TSS)等2个评价指标筛选的结果建立组合模型,分析预测山西、河南省内脏利什曼病传播风险分布.结果 构建的9种模型结果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UC值,H=35.742,P<0.05;TSS值,H=23.620,P<0.05),其中,随机森林(AUC=0.950,TSS=0.829)和广义推进模型(AUC=0.943,TSS=0.803)的结果优于其他单一模型,组合模型的性能优于单一模型.组合模型预测的山西、河南省内脏利什曼病的传播风险主要分布在燕山-太行山山地落叶阔叶林生态区和汾渭盆地农业生态区.预测的山西省风险区占该省面积的30.30%,可划分为低风险区(12.99%)、中风险区(13.93%)、高风险区(3.37%),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阳泉市中南部、长治市北部、临汾市南部;河南省风险区占该省面积的4.68%,可划分为低风险区(3.51%)、中风险区(0.94%)、高风险区(0.23%),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安阳市西部.结论 我国黄土高原延伸带山西、河南省内脏利什曼病传播风险近年来呈散发和局部聚集状态,多重生态位模型具有一定的分析预测能力,可为重点地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内脏利什曼病、黄土高原延伸带、生态位模型、传播风险

39

R531.6(寄生虫病)

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

2021-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18-22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000-7423

31-1248/R

39

2021,39(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