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北部地区斯氏并殖吸虫疫源地宿主感染情况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2140/j.issn.1000-7423.2020.01.015

福建北部地区斯氏并殖吸虫疫源地宿主感染情况分析

引用
目的 考察福建北部地区斯氏并殖吸虫中间宿主螺、蟹种群及其孳生地,比较生态环境改变前后感染率,并分析其变化原因. 方法 2009-2019年,以并殖吸虫病例为线索,对福建省北部南平市的建瓯市小桥镇漈上村、东峰镇桂林村、城关镇七里街村和建阳区崇雒乡上洋村、政和县东平镇西表村、岭腰乡前溪村以及三明市的三元区居阳村等11处调查点进行现场采集螺、蟹,并考察其生态环境,设框(33 mm2)检测螺分布密度,计算螺的并殖吸虫尾蚴感染率和蟹的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感染度.囊蚴采用人工感染健康犬(2只)和PCR扩增内转录间隔区2(ITS2)序列、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1(CO1)基因进行鉴定.考察原孳生地生态环境的变化,复查螺、蟹的感染率、感染度,分析环境变化对感染率的影响. 结果 11处调查点查见唐氏拟小豆螺、建瓯拟小豆螺和小桥拟钉螺等3种螺.山涧水源小沟或渗水湿地等微型生态环境为螺的适宜孳生地,螺多栖息于沟内水线上下5 mm的潮湿环境,主要附着于沟内潮湿的陈旧落叶、枯枝,其次为石块上,泥砂中较少.唐氏拟小豆螺、建瓯拟小豆螺和小桥拟钉螺的平均分布密度分别为156/框、179~~291/框和12~~266/框;各调查点均有螺查出斯氏并殖吸虫尾蚴,唐氏拟小豆螺、建瓯拟小豆螺和小桥拟钉螺的感染率分别为0.22% (4/1 851)、0.38% (36/9 420)、1.10% (102/9 247).11处调查点查见福建华溪蟹、福建博特溪蟹、角肢华南溪蟹和待定种华南溪蟹等4种溪蟹.溪蟹多栖息于水流缓慢的山涧,白天潜伏于石块下,夜间四出觅食.溪蟹的斯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38.99%~~96.77%,平均感染率为80.21% (231/288),平均感染度为19.8个囊蚴/蟹.PCR结果显示,囊蚴样品扩增出的ITS2序列约500 bp,与GenBank中斯氏并殖吸虫相似性为99%;CO1基因序列约450 bp,与GenBank中宫崎并殖吸虫相似性为100%.人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2只感染犬解剖后分别获得6和8条成虫,经鉴定均为斯氏并殖吸虫.孳生地环境改变有山洪暴发、垦植、干旱和人为破坏等原因,孳生地环境改变后对11处19次复查中,有10次未采集到螺,有5次未采集到蟹.5个调查点孳生地环境变化为山洪暴发所致,灾后进行7次调查均未查见螺,其中3处未查见溪蟹.11处调查点孳生地环境改变后,蟹的斯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36.11% (91/252),平均感染度为4.9个囊蚴/蟹.孳生地环境改变前后的感染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福建北部建瓯等地为斯氏并殖吸虫高度感染的自然疫源地.孳生地生态环境改变后螺、蟹斯氏并殖吸虫尾蚴/囊蚴感染率下降明显,其中山洪暴发和垦植等是影响螺、蟹感染率下降的主要因素.

斯氏并殖吸虫、中间宿主、种群、孳生地、感染率、影响因素、分子鉴定

38

R383.233(医学寄生虫学)

国家寄生虫资源库;福建省漳州市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漳州市重大科技项目

2020-05-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02-10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000-7423

31-1248/R

38

2020,38(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