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琥酯与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使用对小鼠脑型疟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2140/j.issn.1000-7423.2019.05.004

青蒿琥酯与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使用对小鼠脑型疟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引用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ART)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联合使用对小鼠脑型疟疾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免疫机制. 方法 4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其中4组小鼠通过腹膜内注射伯氏疟原虫ANKA虫株感染的红细胞(PbA)1×106个.感染后第2~4天,感染对照组小鼠不作处理;ART治疗组小鼠连续3d灌胃ART 200 μl/鼠,剂量为40 mg/(kg ·d);rhEPO治疗组小鼠连续3d尾静脉注射rhEPO 50 U/鼠;ART+rhEPO联合治疗组小鼠连续3d灌胃ART 200 μl/鼠,剂量为40 mg/(kg·d),并尾静脉注射rhEPO 50 U/鼠;空白对照组小鼠注射等量PBS.于感染后第4天每隔1天采用吉氏染色的薄(尾)血涂片观察原虫血症,每天监测死亡情况.于感染后第5天采集各组小鼠眼球血,ELISA检测血清中促炎/抗炎因子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 (IL-10)的表达水平.脱颈处死各组4只小鼠,取脑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小鼠脑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 (NF-κB)、颗粒酶B(granzyme B)、IFN-γ、细胞间黏附分子1 (VCAM-1)和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mRNA相对转录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脑组织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百分比. 结果 感染对照组小鼠在第6天开始出现死亡,至第12天全部死亡;rhEPO治疗组、ART治疗组分别于第8、10天开始出现死亡,至第26天全部死亡;ART+rhEPO联合治疗组小鼠死亡发生于第12天,至第26天死亡率为50%.血涂片观察原虫血症结果显示,感染后第6~~12天,ART+rhEPO联合治疗组的原虫血症从3.14%升至7.10%,但均低于感染对照组(4.98%~19.90%)和rhEPO治疗组(4.96%~ 15.50%).ELISA结果显示,ART+rhEPO联合治疗组小鼠血清中的促炎因子IFN-γ和TNF-α水平分别为(378.94±145.18)和(109.89±27.05) pg/ml,低于感染对照组的(726.09±35.40)和(345.97±42.70) pg/ml (P<0.05或P< 0.01),IFN-γ水平亦低于ART治疗组的(795.45±64.48) pg/ml(P<0.01);抗炎因子IL-10为(224.18±22.93) pg/ml,高于感染对照组的(90.72±6.30) pg/ml (P< 0.01)和ART治疗组的(103.99±18.04)pg/ml(P<0.01).qRT-PCR检测结果显示,ART+rhEPO联合治疗组小鼠脑组织中NF-κB、granzyme B、VCAM-1、ICAM-1和IFN-γ的mRNA相对转录水平为0.89±0.59、17.23±4.39、1.63±0.21、1.48±0.16、11.68±2.63,均低于感染对照组的3.62±0.36、88.54±21.13、2.65±0.50、3.13±0.62、60.56±4.19 (P< 0.05或P<0.01);其中NF-κB、granzyme B、ICAM-1和IFN-γ的mRNA相对转录水平亦低于rhEPO治疗组的2.00±0.59,58.55±1.11、2.68±0.29、44.69±1.17(P<0.05或P< 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ART+rhEPO联合治疗组小鼠脑部浸润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29±0.06)%和(1.68±0.28)%,低于感染对照组的(2.77±0.26)%和(5.30±0.35)%、ART治疗组的(2.04±0.66)%和(3.65±0.14)%(P<0.01). 结论 ART联合rhEPO治疗可以显著减轻小鼠脑型疟疾相关因子的表达,其机制与其平衡脑部促炎/抗炎因子的表达,以及抑制CD4+T和CD8+T细胞在脑部的浸润密切相关.

脑型疟、青蒿琥酯、促红细胞生成素、相关因子

37

R531.3(寄生虫病)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80540019

2020-01-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525-53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000-7423

31-1248/R

37

2019,37(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