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肿瘤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350/j.cjpb.230222

消化道肿瘤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引用
目的 探析消化道肿瘤患者经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并发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2021年于新乡市中心医院消化道肿瘤接受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并发术后感染的60例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原菌情况,随机选取100例同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未发生感染者,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消化道肿瘤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采集患者标本,经细菌培养分离后,进行病原菌鉴定.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后发生感染,通过14C-尿素呼气试验及临床病理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连续两周给予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治率及白介素10水平,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6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并发感染患者中,11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8.33%.其中,3例患者发生术中穿孔,2例患者于术后24 h内发生术后出血,2例患者术后出现食管返流,4例患者术后延迟出血.共培养分离出64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54株,革兰阳性菌8株,真菌2株.20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三联治疗法,观察组采用四联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治率,对照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治率70%,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治率90%.两组患者IL-10水平改善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时间、用药天数、免疫功能低下、合并糖尿病、术前白蛋白水平、侵入性操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合并高血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是否发生术后感染为因变量,进一步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手术时间≥60 min、用药天数≥15 d、合并糖尿病、术前白蛋白水平<30 g/L是消化道肿瘤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消化道肿瘤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感染患者,以大肠埃希菌和幽门螺杆菌为主要病原菌.基础治疗方案上给予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年龄大、手术时间久、用药天数长、合并糖尿病、术前白蛋白水平低是消化道肿瘤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消化道肿瘤、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术后感染、幽门螺杆菌、危险因素

18

R378.91(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

2023-04-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33-23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1673-5234

11-5457/R

18

2023,18(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