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112例于四川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行急性阑尾炎手术并发生切口感染的患儿,采集患儿切口部位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72例急性阑尾炎术后无感染患儿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12例患儿切口部位分泌物,106例培养分离出病原菌,单一病原菌感染97例,两种病原菌混合感染9例,共培养分离病原菌115株.革兰阴性菌62株,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53株,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与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100%,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100%.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环丙沙星的耐药菌均高于5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敏感率为100%,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敏感率为10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均高于50%.对比分析健康对照组与感染组患儿的年龄、病程、术前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是否为探查切口、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管留置情况、术后切口首次换药时间、阑尾穿孔情况,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切口长度>5 cm、术中出血量>30 ml、留置腹腔引流管、术后切口首次换药时间>72结论 儿童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导致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上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感染的发生.
儿童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病原菌、危险因素
18
R378(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2101666
2023-04-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11-21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