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1949.2023.09.011
圆斑蝰蛇咬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
目的 总结圆斑蝰蛇咬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61例圆斑蝰蛇咬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抗蛇毒血清治疗方案分四组:未使用抗蛇毒血清组(A组,15例)、抗蝮蛇毒血清组(B组,25例)、抗五步蛇毒血清组(C组,7例)、抗蝮蛇毒血清+抗五步蛇毒血清联用治疗组(D组,14例),比较不同抗蛇毒血清治疗方案对靶器官保护作用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中、重度患者57例(93.4%),发生蛇毒诱发消耗性凝血病(VICC)39例(63.9%)、急性肾损伤(AKI)42例(68.9%),出院时治愈、好转47例(77.0%),死亡2例(3.3%);四组间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激活时间(APTT)改善和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组纤维蛋白原(Fib)升高优于A、B组(P<0.05),B组肾功能改善不及A组(P<0.05),逻辑回归分析提示三种抗蛇毒血清治疗方案与预后无相关性.结论 圆斑蝰蛇咬伤早期易出现VICC和AKI,导致多脏器、颅内出血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抗五步蛇毒血清对Fib减少有改善作用,而单用抗蝮蛇毒血清、抗五步蛇毒血清或两者联用对患者肾功能及预后无显著影响.
蛇咬伤、圆斑蝰蛇、蛇毒诱发消耗性凝血病(VICC)、抗蛇毒血清、预后、急性肾功能损伤
43
R735.7;R646;R595.8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广州市科技计划市校院联合资助项目;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广州医科大学学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果培育;临床转化应用培育项目
2023-10-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728-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