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封堵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预后的危险因素及残余分流对预后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2-1949.2021.11.007

介入封堵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预后的危险因素及残余分流对预后的影响

引用
目的 研究介入封堵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室间隔穿孔(ventricular septal rupture,VSR)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及术后残余分流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成功行介入封堵手术的患者76例,封堵后70例(92.1%)有残余分流,院内死亡15例,将其与存活病例进行差异性比较,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对出院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中位随访时间760(IQR:1075)d,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随访期死亡的危险因素.依据术后残余分流量分为小量组(分流直径≤3 mm)及大量组(分流直径>3 mm),用Kaplan-Meier法做出两组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原性休克(OR 105.36,95%CI 4.27~2600.78)、穿孔直径(OR 1.89,95%CI 1.13~3.14)为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既往脑卒中病史(HR 2.90,95%CI 1.13~7.46)、心原性休克(HR 29.51,95%CI 8.52~102.17)、穿孔直径(HR 1.28,95%CI 1.12~1.48)为随访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小量残余分流组与大量组长期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P=0.601).结论 心原性休克、穿孔直径为介入封堵治疗AMI后VSR患者院内死亡及随访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既往脑卒中病史为随访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术后残余分流对预后无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AMI);室间隔穿孔(VSR);介入封堵;残余分流;预后

41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8020439

2021-11-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954-95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急救医学

1002-1949

23-1201/R

41

2021,41(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