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1949.2018.06.018
烟雾吸入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目的 建立烟雾吸入伤大鼠模型,探讨大鼠致伤后体内病理生理及炎症因子变化.方法 将4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七组:正常对照组(n=6),烟雾吸入性损伤组,该组分为S1、S2、S3、S7、S14、S28六个亚组(n=36),分别于致伤后1、2、3、7、14、28 d(每组n=6)取材,肺组织HE染色观察烟熏造模后相应时间点病理学改变;检测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评价肺水肿程度;ELISA检测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 肺组织病理学显示,致伤前3d为发病急性期,以大气道周围病变为主,气道上皮细胞纤毛结构破坏,气道内局部分泌物增加,同时伴有局部肺泡间质增厚、破裂融合;致伤7d后主要表现为局部肺间质病变,肺泡融合,偶见炎性细胞侵润灶;致伤28 d大部分出现大片状间质病变,局部肺部纤维化表现.S1、S2组大鼠肺湿干质量比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P=0.014),损伤S7、S14、S28组明显低于损伤S1组(P=0.018,P=0.024,P=0.01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鼠血浆IL-6在损伤后未见明显改变;肺泡灌洗液中IL-6损伤后未出现明显改变,于损伤28 d后出现轻度降低(P<0.05);大鼠损伤1 d后血浆中TNF-α含量出现明显升高,而损伤S28组血浆TNF-α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肺泡灌洗液中TNF-α含量损伤后明显升高,于损伤后2 d和14 d出现两个高峰(P<0.05).结论 烟雾吸入后病理损伤及炎症因子改变呈现一定规律,本研究为阐明烟雾吸入伤的发病机制及救治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和策略.
烟雾吸入性损伤、大鼠、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38
2018-08-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543-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