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后血清细胞因子与脑组织的变化以及巴曲酶对其影响的实验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2-1949.2009.05.014

心肺复苏后血清细胞因子与脑组织的变化以及巴曲酶对其影响的实验研究

引用
目的 研究巴曲酶对兔心肺复苏(CPR)后血液黏度、细胞因子及脑皮质、海马CA1区组织结构的变化与复苏成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三组:①假手术组:8只;②常规复苏组:16只;③复苏加巴曲酶治疗组:16只.各组均于复苏后4、12 h各取血7 mL,用以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清TNF-α、血清NO浓度.动物死亡后即刻取脑皮质、海马CA1区进行光镜、电镜检查,未死亡者24 h后处死取脑皮质、海马CA1区进行光镜、电镜检查,同时计算死亡率.结果 CPR 4、12 h常规复苏组、巴曲酶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血清TNF-α浓度、血清NO浓度均显著增高,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巴曲酶组增高程度较常规复苏组小(P<0.05).光、电镜检查,假手术组均无异常,常规复苏组和巴曲酶组损伤明显,巴曲酶组优于常规组.复苏后24 h存活率假手术组100%、常规复苏组37.5%、巴曲酶组72.2%,常规复苏组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CPR后兔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增高,血清TNF-α、NO持续升高,巴曲酶可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抑制CPR后血清TNF-α、NO升高.巴曲酶可通过上述机制减轻CPR后的脑组织损伤并提高CPR动物24 h存活率.

心肺复苏、血黏度、肿瘤坏死因子-α、一氧化氮、巴曲酶

29

R605.974

2009-07-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432-437,后插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急救医学

1002-1949

23-1201/R

29

2009,29(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