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多西他赛联合含铂方案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效果观察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008-6706.2020.21.006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多西他赛联合含铂方案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效果观察

引用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预防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多西他赛联合洛铂(TP)方案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清远市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3月治疗的年龄≥18岁、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接受TP方案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单个周期化疗后接受PEG-rhG-CSF、重组人粒细胞(rhG-CSF)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在化疗结束后48 h皮下注射PEG-rhG-CSF,6 mg/次。对照组在化疗结束后48 h皮下注射rhG-CSF,5 μg·kg -1·d -1,直至外周血白细胞>10×10 9/L。比较两组预防骨髓抑制的效果。 结果:预防治疗后,两组治疗第1天、第3天、第5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治疗第10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417、2.296,均 P<0.05)。两组患者予以升白细胞处理后,观察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40.00%(14/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52%(2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956, P=0.047)。观察组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2.86%(1/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35%(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719, P=0.030)。两组疲劳、肌肉骨骼疼痛、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PEG-rhG-CSF用于预防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TP方案化疗后骨髓抑制,优于rhG-CSF的多次给药方案,可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辅助化疗后预防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提供了新的选择。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预防和防护用药、癌,非小细胞肺、化学疗法,辅助、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预防

27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B2018217;The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Founda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B2018217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587-259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基层医药

1008-6706

34-1190/R

27

2020,27(2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