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制剂对小儿血液肿瘤化疗后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008-6706.2015.10.014

微生态制剂对小儿血液肿瘤化疗后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

引用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对小儿血液肿瘤化疗后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血液肿瘤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将患儿分根据治疗方法不同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化疗期间再给予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化疗当天服用,每次2片,每天3次,4周为1个疗程,化疗前后进行肠道菌群检测(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记录化疗后呼吸、泌尿、消化、皮肤系统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双歧杆菌、乳杆菌较治疗前明显增多(t =3.947、3.636,均 P <0.05),肠杆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对照组治疗后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 =3.712、3.641、3.722、3.543、3.616,均 P <0.05),观察组治疗后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明显高于对照组(t =3.327、3.641、6.378、7.367、3.364,均 P <0.05);观察组出现呼吸道感染、胆囊炎、肠炎、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50.00%、6.67%、16.67%、2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33%、30.00%、63.33%、60.00%(χ2=13.871、5.455、13.611、8.297,均 P <0.05)。结论小儿血液肿瘤化疗后可能造成肠道菌群失调,是引起化疗后各种感染的重要原因,微生态制剂能够重建肠道生态平衡,提高肠道益生菌数量,扶植正常菌群生长,调整肠道菌群失调,降低感染发生概率,利于化疗顺利完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血液肿瘤、肠杆菌科、儿童

2015-06-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484-148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基层医药

1008-6706

34-1190/R

2015,(10)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