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总状蕨藻的脂肪酸类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中国南海总状蕨藻的脂肪酸类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

引用
目的 分离鉴定中国南海总状蕨藻(Caulerpa racemosa)中的脂肪酸类化学成分,供药理活性筛选.方法 综合利用各种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并利用光谱学方法解析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对所有化合物进行神经细胞损伤保护作用评价;采用酶标法对所有化合物进行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抑制活性评价.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2个脂肪酸及衍生物,分别鉴定为棕榈酸(1)、硬脂酸、(2)、十八烷二酯二乙酯、(3)、正二十三烷酸甘油酯(4)、(8E)-heptadec-8-en-7-one(5)、(8Z,11Z)-heptadeca-8,11-dienoic acid (6)、ethyl linolenoate (7)、(4Z,7Z,10Z,13Z)-ethyl hexadeca-4,7,10,13-tetraenoate (8)、β-dimorphecolic acid (9)、α-dimorphecolic acid(10)、(9R,10E,12Z) 9-hydroxyoctadeca-10,12-dienoic acid (11)、(9R,10E)9 hydroxyoctadec-10-enoic acid (12).结论 化合物5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3~12为首次从总状蕨藻中分离得到,其中6和7首次发现于蕨藻属海藻中,3,4和8~12均为首次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和5在10 μmol/L浓度时对SH-SY5Y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损伤显示了不同强度的保护作用;化合物1,2,5,11和12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均显示了明显的抑制活性.

总状蕨藻、脂肪酸、神经细胞损伤保护、PTP1B抑制活性

32

R931(生药学(天然药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362024,21162016,81001397,20862013;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计划20133BCB23004;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GQY0217,20114BAB205034;江西省教育厅课题GJJ12028;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2014-01-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3-2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海洋药物

1002-3461

37-1155/R

32

2013,32(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