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中血气指标控制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通过分析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有创呼吸机通气治疗中血气指标控制对预后的影响,探讨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及改善预后的方案.方法 纳入2011年12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76例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血气中pH、PaO2、PaCO2等指标的控制程度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参数治疗组(A组)及低参数治疗组(B组).A组为控制pH 7.40±0.05、PaO2(70±5)mm Hg、PaCO2(55 ±5)mm Hg范围内,B组为控制pH 7.35±0.05、PaO2 (60±5)mm Hg、PaCO2(60±5)mm Hg范围内.观察两组所需呼吸机参数、撤离呼吸机时间、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二次插管率等的差异.结果 B组所需吸入氧浓度”(29.5±1.5)%比(35.5±4.1)%”、潮气量”(5.9±0.9) mL/kg比(6.9±1.5) mL/kg”、压力支持”(12.2±1.9)cmH2O比(13.5 ±2.6)cm H2O”等呼吸机参数均显著低于A组(P<0.05).B组所需机械通气时间显著低于A组”(128±32)h比(180 ±54)h,P<0.05”.撤离呼吸机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率(20.7%比48.9%)、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6.9%比21.3%)以及二次插管率(3.4%比14.9%)亦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的有创机械通气过程中,给予低吸入氧浓度、小潮气量、低压力支持,使患者血气指标控制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氧分压并允许一定程度的二氧化碳潴留,可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的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血气分析、预后
14
2015-06-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