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排龈方法在楔状缺损修复中的疗效比较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2-9463.2016.05.015

三种排龈方法在楔状缺损修复中的疗效比较

引用
楔状缺损(wedge-shaped defect)是牙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是一种较常见的口腔疾病,发病率约为50%,在老年人中发病率更高[1]。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充填方法治疗楔状缺损,由于缺损位置的特殊性,充填时粘接界面容易受到龈沟液、炎性渗出和血液的污染,且位于龈下的缺损不易完全暴露,易发生充填材料与牙体组织不密合,造成远期充填物脱落、局部牙龈炎症等问题[2,3]。因此,在治疗位于龈下的楔状缺损时,通常采用排龈的方法提高治疗成功率,常用的排龈方法有排龈线排龈法、排龈膏排龈法、推龈器排龈法、外科手术排龈法等[4]。本研究比较了三种排龈方法在修复楔状缺损时的疗效,希望为临床排龈方法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充填方法、缺损修复、楔状缺损、治疗、发病率、充填物脱落、组织发生、粘接界面、炎性渗出、牙体组织、外科手术、临床、口腔疾病、充填材料、龈沟液、排龈线、排龈膏、老年人、成功率、远期

18

R78;TL2

2016-06-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53-5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1672-9463

11-5248/R

18

2016,18(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