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伤的分级控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2-1756.2006.07.016

针刺伤的分级控制

引用
@@ 在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AIDS)[1]以前,文献上极少有针刺伤(needlestick injuries)及其危害的报告[2,3];自从1 984年发现首例由针刺伤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以来[4],针刺伤的发生率逐年降低,尤其是发达国家,如英国某些医院针刺伤和其他锐器伤的发生率平均仅为4.0%(1.0%~6.2%)[5],而根据我国毛秀英等曾对1 075名临床护士作回顾性调查,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高达80.6%[6].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务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近年来,国外采用职业危害的分级控制(hierarchy of controls)措施[7,8],有效地降低了针刺伤的发生率;作者结合文献,简述针刺伤的分级控制.

针刺伤、发生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分级控制、卫生行政部门、医务工作者、回顾性调查、职业危害、文献、首例、临床护士、发达国家、措施、锐器伤、艾滋病、英国、医院、美国、感染、报告

6

R4(临床医学)

2006-08-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41-4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护理管理

1672-1756

11-4979/R

6

2006,6(7)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